今年5月8日是第75个“世界红十字日”,为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广东省红十字会举办传播推广2022年红十字博爱周“生命教育,人道伴行”活动主题,组织师资走进机关,深入社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共50多人成为红十字救护员;选派志愿服务二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共出动志愿者266 人次 ,累计服务人数7万多人。
“党建引领·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
5月6日,在广东省红十字会一楼会议室举办了领导干部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第一期),约20名领导、党员干部参与。广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杨波进行了开班前动员:应急救护工作是红十字会核心业务之一,近几年,应急救护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满足各行业、各领域需求,不断丰富应急救护培训模式和内容,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新增设立了培训课程——4学时的《心肺复苏(CPR+AED)课程和8学时的《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课程。
为进一步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希望从自身做起,各个部门了解应急救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迫切性。今天在机关举办首场8学时的救护员课程。通过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垂范引领,带动全社会关注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让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广东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二队的志愿者老师以急救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真实体球网旧版,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故,从心脏骤停的判断、现场急救基本流程、心肺复苏操作、AED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学过程生动活跃,领导干部带头学,所有人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经过1天高强度训练,大家均一次性通过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
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有红十字会志愿者身影,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应该延伸到哪里。省红十字会坚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提高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5月7日,广东省红十字会对红十字会志愿者开展救护员培训。
当天虽天气突变,骤降大雨,但挡不住30多名志愿者们的学习热情,大家都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服务二队志愿者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急救知识,采用互动方式围绕突发情况,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分别就急救重要性、心肺复苏技术及常见应急情况的处置等进行了讲解,演示进行止血包扎、心肺复苏、气道阻塞处理等急救技术。
培训期间,志愿者认真听讲、反复练习,记住每一个环节,力求将每一个救护动作做到位。学员们通过16学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都能熟练地将所学应急救护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并顺利通过考试,成功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
培训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增添一份保障,同时将积极参与省红十字会举办的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的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月初,随着广州疫情变化迅速,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号角吹响。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派出上千人次医务工作者组成应急核酸采样医疗队,赴广州各区支援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为支援医院日常工作,守好医院门岗,广东省红十字会安排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二队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北两个院区开展志愿服务,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开展核酸检测、查验健康码、流行病学调查填报、测体温、健康咨询和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宣传等。自4月10日开始服务,截止到5月8日,共出动志愿者266人次,累计服务近934小时,服务群众7万多人。
值守医院门岗,这是个风险比较高的工作,隔离服、面屏、手套和帽子,是安全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志愿者的第二层肌肤。所以志愿者上岗前需要专业化培训,多次重温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何穿脱防护设备,避免感染。
志愿者正式的服务会从以下几句话开始?!澳?,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薄澳?,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薄澳?,请出示粤健通?!奔词顾奈逶碌墓阒菀丫强崛饶J?,志愿者需要面对30℃多度魔幻天气,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巨大,但仍无法改变红人的信仰。
作为红人,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挺身而出。五一期间,志愿者们毅然放弃了假期,选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虽然是早出晚归,须重复数百上千次的话术,扛着疲惫的身躯,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了红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坚固的“青春防线”。
博爱周期间,广东省红十字会将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和志愿者作用,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展救护培训,以践行红十字会“?;と说纳徒】怠弊谥?,积极倡导“关爱生命”“救在身边”“生命接力”等文明新风尚,助力健康广东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